北岛——流浪者的群像

北岛的《午夜之门》展现给我的是一个群像——一个个动态的发生着的故事,在这个海外中国文化圈中的生态。在孟悦的卷首语中,她将《午夜之门》和费里尼的电影剧本《大路》进行比较,寻找到了那种“流浪”和“流浪者”的灵魂。“与旅游或漫游不同,‘流浪’是人之间的离弃、被离弃乃至自我离弃造成的”,孟悦认为,《午夜之门》是“流浪这些流浪者,流浪者找流浪者,流浪者认流浪者”的故事。北岛其人本身,就在这个星球上流浪,与各式各样的人相遇分离,在此过程中将每个人描摹下来。这种描摹的过程本身不止是一种写作,也是一种对他人、对自我的认知的过程,“离弃”感的汇聚中反而成为了一种潜在的归属感和自我“流浪者”的身份的认同感。

之前浏览过北岛的《时间的玫瑰》,对其文字翻译的雕琢把握颇有印象。而本书则更多了对作者本人的形象和故事的熟谙。作为一个“诗人,业余的”,也作为一个有着公众身份的作家和一个女儿的爸爸,他的生态和他周围人的生态是有其独特的。孟悦将本书归至“不惜以当代繁华世界为舞台的心灵流浪者、“荒人”、流民、新底层为情感主体的创作,和许多以其他方式介入当代生活痛痒的创作一道,成为走到后现代人狭小的心灵之外,寻找家园、寻找亲友、寻找生命和自由的先行者”。当然此话可能略过一些,作者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能够真正通过心与心之间的对话和平实却有力的文笔将普通人心中的“流浪”情怀给挖掘出来,与之产生共鸣。而这种沟通时的了无障碍,和赤诚,和深入,正是现代社会的流于表面浮光掠影般的浅层交流所丧失的。

《辑一》中按照几个地点分述了纽约、巴黎、布拉格、加沙和戴维斯的人事风物。这种“自由放牧”所带来的裨益真是作者认为“旅游正在成为一场人类灾难”的原因。草草的走一遭“如同戏法,它把假的变成真的,历史变成现实,游客变成居民,白昼变成黑夜,哭变成笑,或者刚好相反”。而文化生态本身便被扭曲忽视了。《午夜之门》一文中提到了一个中国小伙子,哈佛社会学毕业,印度做过义工,然后来到加沙这个与战争为邻的地方实习,这种“脱离主流文化走出物质生活的边界”的行为我自惭形秽。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世界观里,大多数人的生活是不值得被记录的,他们被埋没在社会中,不对其余的生命有任何的影响。而真正能脱开主流价值观束缚的有着一颗博爱的心和向危险、未知和痛苦迈去的双脚的人才值得尊敬和骄傲。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因为北岛笔下的描述让正在准备申请的自己产生一种陌生的好奇和亲近。一个小伙因为北岛而报考这里,可还没等学生到老师已被解雇。他对北岛说,他要建一座城把艺术家都养起来。当然八成是一个玩笑,这个满脑子乌托邦梦想的小鬼的肖像却如此充满活力。而自己这样的宅居于实验室面对厚厚几叠论文的理工科学生来说,这种对未来的浪漫幻想又是否还会存在,又是否还有一批充满魅力的导师值得我们去为自己的梦想追随。

《辑一》的最后一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用以概括此书和北岛的心情亦再好不过。人与人相知,便是寻找相互之间的契合点,以解答自己所不能解答的问题,告诉自己不寂寞,和给予自己一个人走下去的勇气与决心。然后我想起曾经在学校和一心理辅导老师闲聊,她说起她也颇乐意去了解不同人的生活,但是我从她的眼中没有看见那种强烈的光,没有了这种灵性的光辉各种闲聊都停留在了市井妇女的东拉西扯那些乏味无聊的事务中去了。

晚上回到寝室,在门口所拍。之前那只白猫正踮着脚双爪扒在垃圾桶边缘使劲的探头寻找着。忽然的有一种同为生命,生活皆不易的同感。和它一样,我也只是群像中的一员,也许也是一个挣扎着放牧心灵的流浪者吧。

丢失的理想

大多数人是没有理想的,或挣扎着向生活乞求施舍,或自在地从生活享受福祉。他们很平淡,很平静的度过一生。我很遗憾,成为了这偌大群体中的一员。之所以称之遗憾,是因为我本能的以为生活也好,生命也罢,只有独特出位的可以称之为奇葩的个体才会从一个族群中兀然立起,熠熠生辉。

正因为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才会谨小慎微般的畏缩而将本性丢失在纷杂琐碎的事务中去。今天因为之前选课出现的疏忽而焦头烂额,近日心中又颇为烦闷燥热。坐于图书馆内,耳中是Rejuvenate为题的轻音乐,却真难Rejuvenate。

我找不到自己的症结所在,只是不住的冷汗。我需要一种久违的平静,安静祥和没有搅扰。然后时间过得很慢很慢,几乎就要停下来,我可以认真的思考,我可以全神贯注的将自己投入进去,去往另一个空间,去张开浑身的知觉去感知,感受风,空气的微弱流动,感受气味,感受声音,感受色彩。然后从中出来。

音乐现在的曲目是Seeking Serenity。旁边的作业本的封面上是惠特曼的诗

I think I could turn and live awhile with the animals, they’re so placid and self-contain’d
I stand and look at them sometimes half the day long.

They do not sweat and whine about their condition,
They do not lie awake in the dark and weep for their sins,
They do not make me sick discussing their duty to God,
Not one is dissatisfied …
Not one is demented with the mania of owning things,
Not one kneels to another, not to his kind that lived thousands of years ago,
Not one is respectable or industrious over the whole earth.

阅同学的日志,其中“去补选体育课的时候,陆续来了几个已经毕业在工作却回来选修一门体育课为拿毕业证的,还有一位在读的大八学生,最初以还以为他是办公室老师呢,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因为理想。”这句话让我胸中泛出太多酸楚。我不知道是为什么,或许是渴求自我的认可,原谅,或者是宽恕。

关于小时候买的全集

应曹大才子邀请答题不敢怠慢。

关于购买全集:

《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丛书》一共十七本,小时候每次去书店总会买上一两本一两本。然后书的封面各种颜色,没事的时候就把书都搬出来按照颜色渐变一排就是半天。

果然内容都基本上完全没有印象,也不记得小时候大概多大的时候在看这套书,后来就一直摆在书架上,然后自左向右一系列的颜色也再也没有变过,直到搬家他们才又换了新窝。

这些书,也只有看着下面的内容简介才能够慢慢会想起其中的情节,要不是想起了那本名字叫做《那个骑轮箱来的蜜儿》这本书,怕是就在豆瓣上找不到这套书。记起来这个名字也多亏了名字这又长又奇怪,当初在书店盯了好几次都觉得名字太奇怪而没有买,最后还是因为为了凑齐一整套把好几本之前没有买的书全部买齐。

《我的故事讲给你听》看到这个名字记得当时应该挺喜欢这本书的,也许是因为故事短小精悍吧。

《有老鼠牌铅笔吗》应该也挺喜欢的,这句话应该是一句接头暗号,那个时候一定觉得很刺激。

总之就是这么十七本书,现在静静躺在家里。当时也在看大红大紫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可能没买),后来出了《小鬼鲁智深》,《小丫林晓梅》(也不记得有没有买了),还有《属于少年刘格诗的烦恼》也都一概收入。

当时的感觉,也许成长就是和书里写的一样吧。当然没有那么多足够精彩到上课本的故事们,但是其实说不定真的很精彩很刺激也只是当年不知道而已。后来翻拍过电视剧,可能的确觉得和书本上的人物不太像吧,刚出来的时候挺激动的,但也没再追着往下看。柯南的真人版要是变成电视剧恐怕大抵也如此。

《草房子》感觉挺有名气的,这两本的封面都挺熟悉不知道当时是不是买了两本。但是看得很少,依稀记得情节挺伤感的,至少是结局吧,然后每每想从书架上拿起几本书都刻意的避开了。皮皮鲁和鲁西西也看过,也都没有太多印象了。不过小时候没有像现在这么多玩物平时宅在家也就是看书了,现在回想都不太想得起当时看书的模样,一个个位数年纪的小鬼怎么安得下心呢。

似乎有点偏题,回到全集的话再小一点看过动脑筋爷爷,一共几本只得上网找答案。不过最满意的是历经了近二十年,这套书还是齐全的。当时每次家里大扫除都会在各个地方翻出几本,然后每次搜罗齐的成就感都ineffable!再后来的十万个为什么,因为当时已经长大了吧,看的也就不多了。

小时候应该还看过很多的“全集”,大都印象模糊了。哪天再翻箱倒柜兴许又能发现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