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

读完两本书——《江村经济》和《1984》。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本书都是写中国的,而且写的很好。前者自然是因为王小波在杂文中对其的大力推崇,看完觉得评价很可观很中肯。这本书写于七十多年前,所描述的开弦弓村就在江浙一代的太湖边上,虽然地理上的距离来看与我生活的地方不远,但时间相距重重,社会变迁巨大,本以为会十分陌生的书籍竟然在阅读过程中没有距离感。费先生所描述的“那个”中国,对我来说甚至触手可及,不仅仅因为详尽细致且完备,而且他所描述的这种生活,这种文明是我们所熟悉却被埋藏在生活底层平时不被发觉的。

中国诚可谓大农村,人均生活水平和生产方式并不因为几个现代化大都市而被遗忘,几代的中国人都可以称之为农民,无关他的职业。整一本书谈了家、家族、邻里、村落这些大大小小社会中人所扮演的角色,我看到那种浓重的家庭观念根植在每个农民——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最朴实的道德观念一代一代的传承,而土地则是生长繁衍这群人的最重要最根本的保障。这种观念愈是强化,七十年前后的对比就愈是能够显现,这也是为什么这样的书籍不会过时的原因。家庭的缩小和家族成员的分散,邻里关系的转变,道德观的偏差,越来越多的人走出田埂……一连串的变化前每个人本身是无力的,甚至无从判断这样的变化是好是坏,时间的改变伴随着或多或少的原有的文明内容的丢失和遗弃,这就好像家中不断添置新物件的时候不得不丢掉旧的一样自然,只是若不小心丢掉了一些重要的东西,再找回来就难了。

《1984》太经典,看的时候常常一阵冷汗——这作者没有明嘲暗讽中国吧,然后确定一下当时动乱年代作者早已因肺病去世了。书中的描写太过“真实”,因为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来——即使那么疯狂,那么荒诞。并不是只有我所生活的这一个国家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整一个人类社会都是如此,没有什么因为“主义”不同而有多少本质的不同,充其量不过是程度问题。作为一个工程师对政治不感冒,也很无力,这方面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个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看完了书就觉得自己就生活在噩梦里,即便是再过整整两个星期我就要离开一个“主义”奔向另一个“主义”,噩梦也不会结束。没有绝对的自由。

室友的“用年轻的手抓住年轻的奶”的梦想基本上宣告破灭,大学最后一个星期了。夏天晚上,三个人去吃饭聊天,谈的大都是过去,未来太矛盾——捉摸不定又无路可走。捉摸不定是因为每一天都是新的,你不知道第二天会发生什么,你会遇到谁会做些什么会想什么;无路可走是因为大方向早就是既定的,每一天每一刻的新鲜和变化不会影响什么,你生活在α世界线上,若是要转移到β世界线需要生活发生多大的不同啊。(《命运石之门》的结尾比《魔法少女小圆》的好,一次一次在时间的缝隙中挣扎,“人类是时间性的存在”,我真不能想象会不会有时间机器呢,如果有的话,我还真有好多后悔的事情希望能被改变啊。)王小波所说的黄金时代大抵就是这样。《半生缘》之所以是半生,也是因为这几年的青春时间虽说不过几年,一旦过去了,就好像过了大半生一样,青春之后零散琐碎的生活也不会在生命的记忆中留下长久印迹了。

读小波摘记

近来得空,读罢了王小波的几部作品。按照顺序依次是两部小说《红拂夜奔》、《黄金时代》,和杂文选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小说很精彩,杂文也毫不逊色。之前曾被一再推荐过《红拂夜奔》,每每拿起放下,这次一口气读完颇为畅快。

毕业前夕刚好要写一个“自我鉴定”,这个颇具特色的活动很可能将是一个学业的正式鉴定的完结版——隔了太平洋,那里的人应该没有这样的传统。我在文章中大致有这样一句:这随性肆意的青春,红拂夜奔般的青春……当时根本没有读过这书,只是对书名本能的理解。夜奔,晚上跑出去,据说还是私奔。现在读完觉得倒也差不离,红拂的青春,我们的青春,都给了一个不大靠谱的“王二”,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书的内容自然有趣,符合小波的评判标准。“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这样一出历史戏和他自己(“王二”)的故事揉在一起说的穿越感是十分美妙的体验。至于《黄金时代》,读完自觉得更胜于此书。故事相对更精悍,也许描述的时代更近更有带入感。我偶和室友说起此书他说犹记得性爱描写贯穿始终,有点“俗”,前面这点是事实,“俗”我却不这么觉得。“正如我们的生活不应该是我写的这样;但实际上,它正是我写的这个样子。”这就是真实感的来源。他自己也提到,性不是媚俗,“在非性的年代里,性才会成为生活主题,正如饥饿的年代里吃会成为生活的主题”。之后看了他一些杂文和对待小说的理解我也能认同他写作时候的想法。至少这本书读下来是颇为真实的。性与爱的发生都很自然,也都值得反复回味。黄金时代讲述的就是这个年级的事情,虽然那时和现在大环境变了,年轻人还是年轻人,黄金时代还是那个黄金时代。这儿摘录点句子。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不管怎么说,那是我的黄金时代。虽然我被人当成流氓。
陈清扬说,那也是她的黄金时代。虽然被人称作破鞋。

这就是两个年轻人的“伟大友谊”,两个人的黄金时代。

之后我又看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当时也是心血来潮想重温一遍高中时候读过的这篇小故事——《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结果这个集子里面没收录。故事当时是杭高一个语文男老师推荐,看完这集子便知道凡是任何一个心思活络的语文男老师大都是会视王小波为精神导师。他所追逐到的“智力”、“性爱”、“有趣”三点再加上这样飞扬的文采,无怪当初老师的何等激情洋溢。(当然当时还有一个很狷儒的细谈一节课古代女子粉饰容妆的老师,可能就会推崇别的作家了。)

这段话亦值得抄录:

很多年轻人会说:平淡的生活哪里有幸福可言。对此,我们倒有不同的意见。罗素先生曾说: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建设性的工作。人能从毁灭里得到一些快乐,但这种快乐不能和建设带来的快乐相比。只有建设的快乐才能无穷无尽,毁灭则有它的极限。夸大狂和自恋都不能带来幸福,与此相反,它正是不幸的源泉。我们希望能远离偏执,从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工作中获取幸福。创造性工作的快乐只有少数人才能获得,而我们恰恰有幸得到了渴望获得这种快乐的机会——那就是做一个知识分子。

不知道当年那几位语文老师现在可好。是否还继续带着一群孩子们追逐着语文的质朴和生活的本真。

读着读着就乏了

除看这本书是碰巧在豆瓣上翻到书名,想想作为一个本科毕业生刚写完个人鉴定,刚感叹过那几句从小学直写到大学的话,这真是诚恳的大白话——《活着活着就老了》,悄悄透露一下时间在不经意的匆匆。书起初还是有兴致的,可惜读着读着就乏了。

冯唐,按照其自己介绍,是一个妇科医学博士,然后到了麦肯锡,剩下时间拿来把弄文字。不过正如他自己在文章中提到的一样,这本书充其量多是“大号书”——蹲坐着如思想者全身用劲时候的消遣。我也不知道该给这本书打几颗星,打四颗呢觉得这样的俗东西给了这个高分书承受不住也有失自己的品味,打两星呢又觉得稍微辜负了自己初看的时候的快感。文章中提到的所谓“文字流氓”大抵说的便是作者本人。北方文化常常游走在两个部分——正色起来就好像人民大会堂,或者便是俗味儿太足,痞,单单少了一份雅气。想起当年看木心的书,很平静的语气叙述描写,不惊不乍,更不哗众取宠,难得的保持着读书人的“边缘状态”。这也是冯唐所提到的,但他可能则过于功名和迎合了。

整本书算是一个博客的集子,很真实——文章都出自一个脑袋所以引用的例子大同小异,想表达的观点也所差无几,所以自觉得不必要看完。其中列出了一些单子和推荐了很多好书也给了忍俊不禁的评点是一个很好的看点。也许是作者平时忙起来事情太多,读书时间都压缩到了如厕的时候,少了消化吸收,更给了大众一个不置可否的对待情色文学的态度和文字的随意性。有些话放在网上,博客里,印成书来也就不必了。